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通知,自 2025 年 10 月 13 日 24 时起,国内汽、柴油价格(标准品)每吨分别下调 75 元和 70 元光明网。全国平均来看,92 号汽油、95 号汽油和 0 号柴油每升均下调 0.06 元。以油箱容量 50 升的小型私家车为例,加满一箱 92 号汽油将少花约 3 元人民网。
一、调价幅度与市场影响
- 具体调整细节
汽油:每吨下调 75 元,折升价 92 号汽油、95 号汽油均降 0.06 元。以天津为例,调整后 92 号汽油零售价为 7.04 元 / 升,95 号汽油为 7.44 元 / 升。
柴油:每吨下调 70 元,折升价 0 号柴油降 0.06 元,全国多数地区 0 号柴油价格在 6.7-6.9 元 / 升。
年度格局:本次是 2025 年第二十次调价,年内第八次下调,形成 “六涨八跌六搁浅” 的格局人民网。全年累计汽油价格下降 480 元 / 吨,柴油下降 460 元 / 吨,折合升价降幅近 0.4 元。
- 用户成本变化
私家车用户:以月均加油 100 升计算,每月可节省约 6 元;物流企业(如载重 10 吨的货车)每行驶 100 公里柴油成本降低约 1.5 元。
消费影响:油价下调短期可降低居民出行和物流成本,刺激消费需求,但长期仍需关注国际油价波动对通胀的传导效应人民网。
二、调价原因与国际背景
- 国际油价波动主导
周期内走势:本轮计价周期(9 月 23 日 - 10 月 13 日)内,国际原油价格先涨后跌。前期因地缘冲突及 OPEC + 增产不及预期,布伦特原油一度突破 80 美元 / 桶;但后期地缘溢价回吐,叠加贸易局势紧张引发需求担忧,油价回落至 63 美元 / 桶左右。
变化率测算: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在正值短暂上行后转负,最终第 10 个工作日变化率为 - 1.81%,触发调价机制。
- 供需基本面承压
供应端:OPEC + 自 10 月起启动新一轮增产计划,日均供应量增加约 200 万桶,加剧市场对过剩的担忧。
需求端:全球经济复苏乏力,美国制造业 PMI 连续三个月低于荣枯线,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,抑制能源需求预期。
三、后续展望与机制解析
- 下一轮调价预测
中东局势缓和,红海航运风险降低;
美国与部分国家贸易摩擦升级,市场避险情绪升温;
全球原油库存高企,API 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环比增加 520 万桶。
窗口时间:下一次调价窗口为 10 月 27 日 24 时。
趋势预判:新周期首个工作日(10 月 14 日)原油变化率为 - 4.73%,预计汽、柴油零售价或再降 250 元 / 吨(折升价 0.22-0.23 元)。主要原因包括:
- 国内油价机制特点
定价规则:国内油价每 10 个工作日调整一次,参考布伦特、迪拜、米纳斯等一篮子原油均价,当变化率对应调价金额超过 50 元 / 吨时启动调整。
调控区间:设置 “天花板价”(130 美元 / 桶)和 “地板价”(40 美元 / 桶),超出区间时国内油价不再联动调整。
滞后性影响:由于参考的是过去 10 个工作日的平均价,国内油价变动滞后于国际实时波动,可平滑短期剧烈震荡。
四、历史对比与行业反馈
- 年内价格走势
2025 年油价波动较大,前 20 次调价中,汽油累计下跌 480 元 / 吨,柴油下跌 460 元 / 吨,但仍高于 2020 年疫情初期水平(92 号汽油约 5.5 元 / 升)。
近期油价低点出现在 5 月末,汽油累计下跌 655 元 / 吨,柴油下跌 630 元 / 吨,当前价格较彼时仍有 0.15 元 / 升的差距。
- 行业影响分化
运输业:物流企业成本下降,公路货运价格指数预计短期回落 0.5%-1%;航空业燃油成本占比约 25%,油价每降 10 美元 / 桶,航司净利润有望增加 3%-5%。
新能源替代:油价下调对新能源车市场短期形成一定压力,但长期来看,政策支持(如购车补贴、充电设施建设)和技术进步仍是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。
五、政策建议与用户应对
- 政府层面
加强市场监测,防范投机性囤积和价格垄断行为,确保成品油市场稳定供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。
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投入,降低经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。
- 消费者层面
合理安排加油时间,可在调价前关注油价走势,选择低价时点补充库存。
长期考虑优化出行方式,如拼车、使用公共交通或选择新能源汽车,降低对油价波动的敏感度人民网。
- 投资者层面
密切跟踪国际地缘政治、OPEC + 政策及全球经济数据,把握油价波段机会。
新能源、煤化工等替代产业或因油价波动获得结构性投资机会。

一、交通运输业:成本压力显著缓解
- 航空业
燃油成本大幅下降:航油成本占航空公司运营成本的 30%-35%,此次油价下调直接降低航司开支。以中国东航为例,2025 年上半年航油成本同比减少 30.37 亿元,单位燃油成本下降 13.26%。国际航协预测,2025 年全球航空业净利润率将因油价下跌提升至 3.7%,燃油成本较 2024 年下降 9.6%。
客座率与利润双提升:国内航司通过航线优化和客座率提升(如暑运期间平均客座率 84.8%),叠加油价红利,盈利空间扩大。春秋航空 2025 年上半年单位成本下降 3.5%,毛利率同比改善。
附加费调整对冲风险:尽管燃油附加费下调(如 800 公里以上航线降至 10 元 / 航段),但成本降幅通常超过收入减少幅度,航司净收益仍可能增长。
- 物流与运输业
运营成本直接降低:物流企业燃油成本占比约 20%-30%,油价每降 0.06 元 / 升,载重 10 吨的货车每百公里柴油成本减少约 1.5 元。华贸物流等企业通过海运、陆运等多式联运模式,综合成本下降显著。
业务量与竞争力提升:成本下降后,物流企业可通过降价吸引客户(如顺丰控股运输成本可能骤降 15%),或扩大市场份额,同时受益于经济活动回暖带来的货运需求增长。
二、制造业:产业链成本传导与利润修复
- 基础化工行业
原材料成本优化:原油是化工产业链的核心原料,油价下跌直接降低石脑油、乙烯、丙烯等中间体成本。例如,万华化学的 MDI 生产成本与纯苯价格高度相关,2025 年 MDI 价差(售价 - 成本)从 10,150 元 / 吨扩大至 12,414 元 / 吨,盈利空间显著提升。
细分领域结构性机会:氟化工(制冷剂价格上涨)、钾肥(全球供不应求)、农药(行业 “反内卷” 政策推动价格反弹)等板块表现突出。2025 年上半年氟化工利润同比增长 117%,钾肥出口量同比增加 26%(加拿大)。
产能出清与行业整合:油价下行加速淘汰高能耗、低效率产能,行业资本开支增速放缓(2024 年石油石化资本开支下降 6.6%),龙头企业(如三桶油)通过降本增效维持业绩稳定,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仅下降 14.23%。
- 汽车制造业
传统燃油车短期受益:油价下调降低燃油车使用成本,可能刺激部分消费者转向传统车型。但长期来看,新能源车仍受政策支持(如补贴、路权优惠)和技术进步驱动,油价波动对高端市场影响有限。
零部件成本下降:塑料、橡胶等汽车零部件原材料价格随油价下跌,车企可通过成本优化提升利润率。例如,轮胎企业的天然橡胶成本与原油价格高度相关,油价每降 10%,轮胎生产成本可降低约 5%。
三、消费与服务业:需求释放与模式转型
- 旅游业
出行成本双降:油价下调降低自驾和航空出行成本。以北京至内蒙古自驾游为例,油费可节省约 20%,景区周边酒店、民宿需求随之增长。国际航线方面,燃油附加费下调推动机票价格下降,出境游市场潜力释放,欧美长线游需求增加。
行业结构性机会:主题公园、户外露营等依赖交通的细分领域受益显著,同时景区可通过开发自驾营地、特色线路等提升附加值。
- 零售业
物流与库存成本下降:零售业物流成本占比约 8%-12%,油价下跌直接降低商品运输和仓储成本,企业可通过降价促销或提升利润。例如,连锁超市的生鲜配送成本减少,有助于稳定终端价格并刺激消费。
消费信心间接提振:油价下调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,可能带动家电、家居等大件消费需求回升。2025 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4.8%,油价红利是重要推动因素之一。
四、能源与金融:结构性调整与投资机会
- 新能源行业
短期压力与长期韧性:油价下调可能抑制部分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需求,但政策支持(如购车补贴、充电设施建设)和技术进步(如电池成本下降)仍是行业核心驱动力。2025 年新能源车渗透率预计超 35%,高端市场受油价影响较小。
替代技术与绿色转型:油价波动倒逼企业加速可再生能源布局,如生物基化学品、氢能等领域研发投入增加,长期将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。
- 金融市场
板块轮动与投资机会:油价下跌通常利好航空、物流、化工等板块。例如,2025 年以来航空股表现优于大盘,中国东航股价累计上涨 22%。投资者可关注成本弹性高、需求复苏明确的细分领域(如氟化工、钾肥)。
风险对冲与长期布局:企业可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锁定成本,同时加大对新能源、高端制造等抗周期行业的投资,以应对油价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。
五、农业与基建:成本优化与需求提振
- 农业生产
机械与运输成本下降:农业机械(如拖拉机、收割机)燃油成本占比约 15%-20%,油价下调降低耕种、收割和运输成本。以东北地区玉米种植为例,每亩机械作业成本可减少约 5 元,农民收益提升。
化肥与农药成本传导:化肥生产依赖天然气和煤炭,但油价下跌可能通过替代效应降低能源成本,间接利好化肥企业。2025 年钾肥价格因全球供不应求维持高位,国内企业利润修复显著。
- 基建与房地产
建材运输成本降低:水泥、钢铁等建材运输成本占比约 10%-15%,油价下调可降低基建项目总成本。2025 年上半年基建投资同比增长 6.3%,油价红利进一步推动项目落地。
房地产销售边际改善:油价下调可能刺激居民购车需求,进而带动郊区楼盘销售。同时,物流成本下降有助于家居建材企业扩大市场覆盖范围。
总结:行业分化与长期趋势
直接受益行业:航空(燃油成本占比 30%+)、物流(运输成本占比 20%+)、化工(原材料成本占比 50%+)、旅游业(出行成本下降)。
结构性机会领域:氟化工、钾肥、农药、新能源汽车零部件、高端制造。
长期转型方向:尽管油价下调带来短期红利,但数字化、绿色化、自主化仍是行业发展主线。企业需通过技术创新(如氢能物流、生物基材料)和成本管控提升抗风险能力,把握后疫情时代的结构性机遇。
本文来自作者[admin]投稿,不代表茶苑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ccyard.cn/post/76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茶苑号的签约作者“admin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10月13日国内油价下调多少,对经济什么影响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茶苑号]内容主要涵盖:茶苑号,新闻资讯,高校信息,大学专业,志愿填报,疫情知识,健康生活,经验分享,游戏解说
本文概览: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通知,自2025年10月13日24时起,国内汽、柴油价格(标准品)每吨分别下调75元和70...